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組成及設計要求
發布時間:2013-12-27 瀏覽量:12190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又稱為架子管,一般是由鋼管、扣件、底座、腳手板、安全網5 個部分組成。
?、?鋼管:一般鋼管規格尺寸為φ48.3×3.6mm。根據鋼管在腳手架中的位置和作用不同,鋼管可分為立桿、縱向水平桿、橫向水平桿、連墻桿、剪刀撐、水平斜拉桿等。腳手架在搭設時要求外架超出建筑物總高度1.8m,立桿間距一般不大2.0m,立桿橫距不大于1.5m,連墻桿不少于三步三跨,雙排腳手架設剪刀撐與橫向斜撐。在腳手架兩端及中間部位每間隔15m, 應設一道剪刀撐,以加強其縱向穩定性。在高度方向,每隔6m 左右與建筑拉接和橫撐一次,以防止腳手架向外傾倒。連墻桿必須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構造。具體尺寸應符合JGJ130-2011。
?、瓶奂轰摴苤g靠扣件連接,有直角扣件、旋轉扣件、對接扣件及根據防滑要求設計的非連接用的防滑扣件等幾種??奂仨毮艽_保節點不變形,是架子穩定的關鍵所在。采用的扣件,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.m 時,不得發生破壞。
?、堑鬃郝涞厥侥_手架的立柱底座,設在立桿下端,是用來承受立桿荷載并傳遞給地基的配件,由于支撐的好壞直接影響腳手架的變形與安全,所以要求立柱底座有足夠的強度外,還要分層夯實地基土。底座可用鋼管與鋼板焊接,也可用鑄鐵制成。
?、饶_手板:可提供施工操作條件同時承受和傳遞荷載給縱橫水平桿的配件,設于非操作層時起安全防護作用,可用竹、木等材料制成,鋼材較多見。腳手架底層滿鋪一層固定的腳手板,作業層滿鋪腳手板,自作業層往下計,一般須每隔12m 滿鋪一層腳手板。
?、砂踩W:其作用是保證施工安全和減少灰塵的配件,包括立網和平網兩部分。腳手架使用的安全網必須能夠滿足其使用和安全要求。對腳手架有以下基本要求:
①要有足夠的安全性和穩定性,保證施工期間在所規定的荷載和氣候條件下,不產生變形、傾斜和搖晃;
②要有足夠的使用面積,滿足堆料、運輸、操作和行走的要求;
③構造要簡單,搭設、拆除和搬運要方便;
④能夠多次重復使用。